新聞中心
泥漿循環系統現場使用注意事項
泥漿循環系統作為鉆井作業的 “血液循環系統”,其穩定運行直接決定鉆井效率與施工安全。在現場使用過程中,需圍繞設備狀態、泥漿性能、操作規范三大核心維度,落實全流程管控,避免因細節疏漏引發設備故障或安全事故,具體注意事項如下:?
一、啟動前:全面排查,消除隱患?
啟動系統前需完成 “硬件 + 軟件” 雙重檢查。硬件方面,重點核查循環罐液位是否符合作業要求,若液位過低易導致泵體空轉損壞;逐一檢查管路連接部位的法蘭、閥門密封情況,確保無滲漏痕跡,同時確認振動篩、除砂器、除泥器等分離設備的電機接線牢固,防護罩完好。軟件方面,需檢測泥漿性能參數,使用黏度計、密度計測量泥漿黏度(通常控制在 18-35s)、密度(根據地層壓力調整,一般為 1.05-1.3g/cm3),若參數異常需提前調整,避免因泥漿攜砂能力不足或比重失衡引發井涌、井漏問題。?
二、運行中:動態監控,精準調控?
系統運行時需實施 “實時監測 + 及時干預”。操作人員需通過儀表盤密切關注泵壓變化,正常鉆井時泵壓波動應控制在 ±0.5MPa 內,若出現驟升或驟降,需立即停機檢查,排查是否存在管路堵塞或刺漏;定時觀察振動篩篩布磨損情況,當篩布出現破洞、脫絲時,需及時更換,防止巖屑回流至循環罐造成設備磨損。同時,每小時記錄一次泥漿性能數據,若發現黏度升高,可適量加入稀釋劑;若密度偏低,需補充重晶石粉,確保泥漿始終處于最佳工作狀態。?
三、特殊情況:規范處置,降低風險?
面對突發狀況需遵循 “先停機、后排查、再處理” 原則。若遇循環罐內泥漿出現大量氣泡,可能是氣體侵入地層,需立即關閉泥漿泵,檢查井口防噴裝置,同時向泥漿中加入消泡劑;若發生管路刺漏,應先關閉相關閥門,待壓力釋放后更換密封件,禁止在帶壓狀態下維修,避免高壓泥漿噴射傷人。此外,雨天作業需檢查循環罐周邊排水情況,防止雨水倒灌稀釋泥漿,影響作業質量。?
四、日常維護:定期保養,延長壽命?
系統停用后需做好 “清潔 + 保養” 工作。徹底清理循環罐內殘留泥漿與巖屑,用清水沖洗罐壁及管路,防止泥漿結塊堵塞;檢查泵體潤滑油液位,及時補充或更換潤滑油,確保軸承潤滑良好;對分離設備的傳動部件涂抹防銹油脂,避免長期暴露生銹。同時,建立設備維護臺賬,記錄每次使用、故障及保養情況,為后續檢修提供參考,保障泥漿循環系統長期穩定運行。?
?